小时候,父亲对我们管教特严,光说吃饭吧。就有许多的规矩:吃饭时筷子一定要比齐;盛饭时不能盛太满;不能把筷子插在盛满的饭上;夹菜前一定要先吃一口饭;吃菜要先夹素菜,才可夹荤菜;吃完饭碗里不能有剩饭……否则,父亲的筷子就要敲到脑袋上来。
长身体的时候,刚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是吃饭时桌上掉了一粒饭,也抢着拾起来往嘴里送;一口饭要在嘴里嚼半天,才分阶段恋恋不舍嚥进肚里的年代。我最记得的就是,那时家里吃饭时盛过菜的盘子,我们兄妹四人就按餐排队轮流着舔。而且舔盘子也舔出了诀窍:以舌尖为圆心,以舌面为半径画圆。因为炒菜就没多少油,所以一个舌圆画下来,盘子简直比现在用“白猫”洗洁净洗呼吸阀的还干净,那真是个个盘子都“会唱歌”。
现在生活好了,肚里油水也多了,吃饭倒变成了负担:每天搞不懂什么好吃,吃饭也不知道想吃些什么。但无论是家常便饭,还是盛宴大餐,我始终都还保持着吃过饭碗里不剩一粒饭的习惯。看到从小就能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睡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儿子吃完饭后,经常碗里剩饭不少,总是感到管道过滤器十分扎眼。筷子是不能敲过去了,只好“君子动口不动手”。多说两次,儿子便振振有词:“我们家早就进入小康了,地上掉了一毛钱,你都懒得弯腰去捡,你哪个月请朋友吃饭、钓鱼、唱歌什么的,不得花上千块钱,这几粒饭算什么呀?”就像一口饭噎到你喉咙里,让你再也说不出话来。
看外国影视作品,天主教徒门每次用餐前都是要做祈祷的,其中有一句话必不可少,那就是:“感谢上帝赐给我们食物。”从唯物论气体过滤器的角度,上帝是不存在的,但说明他们也认识到食物来自不易,要好好珍惜。
我刚调到政府,是在外事侨务办公室工作,经常与港澳客商打交道。看见那么有钱的港澳同胞吃完饭,一定要将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开始总觉得不太理解,后来听他们说,在国外和港澳的一些大餐馆,你要是螺条式混合机吃完饭,还留下大堆残羹剩饭,那是要罚款的。他们反而对我们为了讲究面子,不打包的做法表示不理解:大陆并不比港澳富裕,还有许许多多生活在贫困线的百姓,你们凭什么就这么浪费食物呢?
有一次看报纸,看到已是在美国福布斯排名前列的香港大富翁——李嘉诚,用纸巾的时候,总要把双层的纸巾揭开,单层混料机地用,心里倒是着实受到震动:应该说李嘉诚的钱就是他后辈几代人也用不完,他为什么要那么节省呢?
消费尽管有高低之分,但只要是合法的就是合理的。而浪费则是一种暴軫天物,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是一种最极端的败家行为。我们的国家现在虽然已经有为数不多的先行富者,但比起发达国家,我们只能算在整体上刚从高剪切温饱上挣扎出来,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多一点不浪费的意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整体小康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