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大气粗该不该胡吃海花?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中的一句台词似乎可以回答——“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地主老财都明白的道理,如今却在一些政府投资项目中变得无足轻重了。尽管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但在每年上万亿的政府投资中,无效和低效项目仍然存在,而许多政府大宗项目也潜藏着阻火呼吸阀浪费现象。
“中国目前的很多投资并不是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钢铁、半导体和房地产等领域都显现出了过多的生产力。”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Tyler Cowen在《纽约时报》撰文时认为,“由于中国政策更多是瞄准螺带式混合机就业和社会稳定,即使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了生产力过剩的问题,但碍于上述政策目的很难及时作出调整。”
即便是中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投入的4万亿,国内也有学者注意到了投资浪费问题。2009年10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石秀诗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其中提到,有些T型过滤器
地方为了多争取中央补助资金,或者急于改变城乡面貌,没有充分考虑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编制的建设规划过大,任务过重。
2010年11月5日至6日,首届财新峰会在北京举行。经济学家、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认为,体制不合理导致中国的投资和消费存在巨大的浪费。郭树清在演讲中称,导致经济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恐怕不能说是市场,中国的问题主要还是高投入、低产出,无论是投资和消费都存在巨大的浪费。
“很多人说中国的消费很少,如果按绝对比重来说是偏低的,但是按绝对规模来说,区分产品来说,甚至是奢侈品和普通品都是一样的,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消费量。浪费是极其严重的,浪费的根源是体制不合理,行政性干预过多,公平竞争的环境比较差。”